秃顶的法国国王惦记上了少女的头发

日期: 2024-01-31 作者: 安博体育官网

  1624年的一天,法国赛纳-马恩省,枫丹白露宫。年仅23岁的法王路易十三对着自己装饰奢华的梳妆镜发呆,映在镜子中的分明是一张苍白、瘦削的脸,眼神阴郁而晦暗。最重要的是,在本来应该是头发的地方,头皮清晰可见,衬着这张脸更加古怪。尽管侍从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打理,锃光瓦亮的头皮还是能从王冠中露出痕迹。这位年轻的国王没有变强,但的的确确是秃了。

  路易十三秃顶的原因来自新大陆,那就是和烟草、番薯、玉米一起登陆旧大陆的某种疾病。一度被称为法国痘疮的这种传染病,因为查理八世率领军队南征北战,先后传播到了意大利、日耳曼、荷兰、英国、俄罗斯。一个世纪间,欧洲大陆“为这个新来的法国痘疮所苦……不可忍受的烂疮与灼痛折磨,手臂、肩膀、颈脖、腿胫,全都剧痛不堪,因为骨头与肉都分离了”。

  很不幸,路易十三也经历了这种痛苦。他的头发一把一把从头上滑落,像极了春天里被收割的新鲜韭菜。这样严重的脱发很可能来自汞中毒,这是很长一段时间里,针对梅毒引起的肿块和器官变异唯一的办法。如果是这样,那么他苍白的肤色就很好解释了。试想一下,这位肤色苍白、斑秃、不喜欢洗澡的君主,此刻内心的感受,该是多么纠结啊。法王英年早秃,说出去总不像个样子。

  幸好,法王还有一支专业的时尚顾问团队为其分忧。不知是谁受到了古埃及时尚的启发,想到可以为国王制作一顶浓密的假发来维护王室尊严。古埃及人喜欢用人发、羊毛或植物纤维制成的假发来装饰他们的头发,材质端看社会地位的高低。这种习惯影响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尤其是古罗马人,他们完完全全占有他们的奴隶,当然也包括头发。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艰苦朴素的基督教文明并不鼓励这种行为,但眼下没有很好的方法,头发不等人,必须赶紧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古老的解决办法照搬到枫丹白露宫来,给这位喜欢通过打猎来展示自己的雄风的国王最后一点尊严。这的确是个再伟大不过的想法。因为当路易十三以一头深色浪的崭新形象亮相于众人眼前时,头发的全球贸易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毫无疑问,假发的出现解决了困扰上流社会已久的脱发难题。于是,短短十几年间,假发便成为了法国宫廷生活不可或缺的伴侣。可惜贵族们还没高兴多久,新的问题又出现:动物的毛发易得,制成假发戴在头上却不够自然,健康的人类头发虽不难买到,但贫民大多营养不良,发丝莹润发质完好的头发太少。再加上有些龟毛的贵族追求浓密高贵的纯色,也就是金色或淡金色的长发,而这种头发只有拥有东欧或者北欧血统的女性才有。受制于当时的交通条件和假发制作技术,符合贵族们所有要求的“处女发”价钱高的惊人。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买卖。法国奥弗涅和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商人看中了其中的商机,做起了头发倒卖生意。每年,他们会于固定时间去德国、瑞士、瑞典或俄罗斯的乡下去收购农女的长发,有些精明的人甚至直接和荷兰农民签订了长期“供货协定”,预付定金,让贫困的村镇妇女吃好喝好,为头发提供充足的营养,并打理得莹亮光泽,只等3.4年后,头发长到20英寸以上时,再上门“割走”长发。

  剪下的头发送到城里,被精心消毒梳理后制成假发,遮掩男贵族日益光秃的头顶,满足女贵族对发型的百变要求。头发成为了富裕阶层新的时尚潮流。女士们的假发发髻慢慢的升高,装饰物也慢慢变得富于艺术化。即使经常有某位女士在参加舞会时发髻扫到头顶吊灯被砸或被点燃的悲剧消息传来,但假发之于法兰西,就如窗户之于英格兰一样,都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直到法国大革命爆发,贵族们光鲜亮丽的假发全被斩首台的鲜血染红后,这种安全风险隐患才被消除。

  但只要人类还脱发,那么头发贸易就不会中止。1840年,托马斯·特罗洛普在访问法国布列塔尼的一个乡村集市时写道:“令我感到惊讶的是,集市每3.4个购买者中,就有1个头发收购商人。事实上,哪里有乡村集会,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毕竟,再偏远的村镇也不缺拥有浓密头发的女孩。我看到几个女孩像绵羊一样,头顶的大辫子被一个接一个地剪下,后面还有更多的女孩子在排队。她们都戴着帽子,长发垂在腰间。”

  如果有女孩子的头发极其美丽,或者拥有特殊的发色,还会引发几个商贩的争夺。这时最公平的做法就是在市场中间建一个平台,请来中间人做拍卖师,让女孩站上台全方位展示她精心养护的美丽头发,而下方的商人们则争相“出价”:有人会提供几条丝绸手帕,有人则愿意出十码的印花布,再大方点的可能会给一双新款时髦高跟靴。

  跟年轻女孩交易,这些来自城里的时髦商品比钱更受欢迎。毕竟大多数女孩即使拿到钱,也会在眨眼间被她们的父母拿走贴补家用。不过也有被父母压来“剪毛”的女孩,这时她们就只有乖乖坐在台上,看父母喝着葡萄酒和人讨价还价的份了。

  有人曾估算过,19世纪欧洲大陆对于头发的需求量每年大约在12000磅左右。很显然,单凭正当贸易渠道是无法填补这个可观的市场空白的。于是,许多隐秘交易开始滋生。例如在英国,监狱会将入狱犯人的头发剃光,再贩卖出去“创收”。

  而在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天主教国家,女子修道院的供货渠道则更稳定。虔诚的信徒通常会毫不犹豫的剪下自己的长发,而这些头发都会在“合适的时机”被交易给合作商。据记载,1890年,曾有一座女子修道院以4000英镑的价格出售了超过一吨的“教堂存货”,而图尔附近的另一个女子修道院则将80磅重的优质头发卖给了巴黎的一位理发师。

  还有些零散“供货者”,提供头发的方式较女子修道院要零活很多。许多女工会在家计难以维持的时候,偷偷跑去卖掉自己的一小段发尾,尽管这要比整体剪下长发要便宜很多。但即使只卖一小段,在思想传统的丈夫眼里也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因此她们只能偷偷地卖,等回家的时候把被剪得参差不齐的头发藏在帽子里。当然还有些有筹谋的妇女,平时就会在梳子上收集掉落的头发,等攒成一束就拿去卖掉。

  然而随工业进程的发展,被工业废料和工作所承受的压力荼毒的欧洲底层人民也开始忧虑起自己的发际线问题,经销商们不得不逐渐将目光转向了具有蓄发传统,价钱却更加便宜的亚洲国家,开拓广阔的国际市场。20世纪初期,每年从刚下船的偷渡移民头上减掉的头发大约有15000束。但很显然,这远远不够。

  《每日邮报》曾报道说“(商人们)本想和日本建立有利可图的贸易,也的确有很多日本女孩愿意卖掉自己长到脚踝的头发。可惜的是,理发师们发现它们太像马毛了,不适合英国市场。韩国妇女则是出了名的不懂事,剪下长发却宁愿编起来做牵驴的绳子。事实上,中国对于欧美商人来说才是最为可靠的头发源产地。仅只是从华人的梳子上收集掉落的碎发,数量就极为可观。”

  尽管全球性头发贸易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但从某种角度来说,它和食物一样,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终极需求。因此在脱发难题再次席卷而来时,大家也只能认命开启头发贸易新篇章。不过和以前不同的是,随着假发制造市场从欧洲大陆转移到亚洲地区,头发的供应发色也逐渐以黑色为主。21世纪初,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越南、老挝、蒙古、秘鲁和缅甸继中日韩三国后成为了新的头发供应地。

  在秘鲁,头发经销商甚至还遵循着百年前的传统,亲自驱车赶往各个村落,向等候已久的妇女们收购头发。但现今高端假发市场上最大货源地还是印度,仅一座寺庙一天就能售出1吨左右的头发,很多还“具有天然光泽”,价格却是行业最低。

  其实,对于欧洲市场来说,最受喜爱的仍是来自东欧的金色和红色长发,2英尺长的卷发价格便可高达100美元。可惜的是供给量太少,假发制作商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亚洲人的黑色长发——每卷只需要20美元,只要再次漂白和染色,成品效果和真正的金色头发相差不远,并且由于成本低,反而更加受欢迎。当然现在普通的假发都是用合成纤维制成的,或者还可以我们还可以用具有本国特色的产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